如果对新的审稿人有意见,作者是可以向期刊反馈的.但需要注意方式方法,以提高反馈被重视和有效处理的可能性.以下是具体的说明:

反馈的情况

审稿人存在误解或事实错误:当审稿人由于对文章内容的误解,或者自身存在事实性错误而给出不合理的意见时,作者可以向期刊反馈.例如,审稿人错误地认为某个实验结果不符合常理,但实际上是其对实验方法理解有误.

审稿人有利益冲突或偏见:如果作者发现审稿人与自己或论文相关方存在利益冲突,如竞争关系、学术观点对立等,可能影响审稿公正性,那么向期刊反馈是合理的.比如,审稿人是作者竞争对手的团队成员,且审稿意见明显带有贬低和打压的倾向.



审稿人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:若审稿人对论文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不够熟悉,无法准确评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科学性,导致给出的意见不合理,作者可以反馈.比如,论文研究的是一个非常小众且前沿的领域,而审稿人是该领域的外行,对关键技术和研究成果的评价存在明显偏差.

反馈的注意事项

确认申诉流程:许多期刊官网或出版商会说明申诉流程和要求,如果未明确说明,可以通过邮件联系主编,解释情况并提出申诉请求.确保内容言简意赅,一次性清晰表述申诉意图,避免发表重复或不相关的评论,这有助于缩短申诉的时间周期.

理性专业表达:以专业、理性的态度进行反馈,不要感情用事.作者应有理有据、清楚简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,对文章的评价若认为存在有失公允之处,应明确指出并逐一进行回应.同时,提供相关的证据和参考资料,以支持自己的主张,并澄清可能产生的误解.可以请求编辑重新安排其他审稿人进行审阅,或主动向期刊推荐领域内的专家作为审稿人,以增加申诉的说服力.

表达尊重:尽管可能是审稿人的意见导致了问题,但反馈的真正目的在于解决问题,而非发泄情绪.因此,在邮件中,应表达对审稿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感谢,展现出冷静、礼貌和尊重他人的态度.这样的态度不仅能够体现自己的专业素养,也能大大提高申诉成功的概率.

需要说明的是,反馈并不能保证论文会被重新接受,其主要目的是让作者和编辑进行更深入的沟通,以便澄清问题并增加论文被接受的可能性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