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CI投稿后发现错误怎么办?SCI论文发表后发现数据错误怎么办?下面小编来回答作者的这个疑问。

1.投稿之后,返修阶段发现错误

如果你的文章已经投稿出去了,但是还未收到返修邮件,没有正式接收,那么你只需要等待文章审核结果。

如果文章给了返修,编辑没发现这个错误,你自己提出来告诉编辑,顺便申请修改过来。

如果文章审核后给了拒稿,那你自己修改后,改投其他刊物就行了。

2.投稿之后,文章正式接收之前发现错误

文章已经投稿了,投稿之后没有发现错误。文章给了返修,提交了修改。这个阶段也没有发现错误。

返修稿件都提交上去了,自己在梳理文章的时候发现错误了,这个时候也不用担心。



在proof之前发邮件给编辑,说明文章存在的错误,并提出修改申请,编辑同意后提交修改稿。

如果已经到了proof阶段,那么你把错误标记出来,修改过来,提交上去。这样也是没有问题的。

proof阶段一般不允许大改,只允许小地方的修改。如果你修改大段数据,大段文章,这是不行的。

3.文章接收之后发现错误

如果文章已经正式接收了,这时候你发现错误了,那么你可以发邮件给编辑,说明文章存在的错误,并申请修改。

这种情况,大多数SCI期刊是不支持修改的,但也可以申请试试。

4.文章online之后发现错误

文章已经online了,你才发现错误,这时候就无法更改了。

你看下错误的类型,如果只是小错误,比如字母没有大小写,写错一两个字母,或者表达不是很准确,这种错误一般不需要修改,提交申请,编辑一般也不会处理。

如果是重要信息错误,比如作者姓名拼写错误,单位名称拼写错误,而且是严重错误,这时候你就只能申请勘误了,你提出勘误申请,如果错误经过核实确实存在,而且非常有必要修改,那么编辑会给你刊登勘误声明。

如果是单位的拼写错误,只不过是小错误,比如开始字母没大写,或者漏掉一个字母,这样的错误,提出勘误,一般编辑是不受理的。

5.小错误不用管,大错误尽快改

很多作者文章投稿后,或者发表后,发现文章有一些小错误,整天惴惴不安,担心被撤稿,被定性为学术不端,其实大可不必。

如果这些小错误,没有影响文章结论的走向,不是关键信息的错误,那就不是什么大问题。

如果是比较大的错误,比如关键数据错误,或者作者姓名写错,这种就必须尽快联系编辑,提交修改申请。

总之,SCI论文投稿后,发表后,发现文章有错误,也不要慌,先看错误是什么类型,再决定是否申请修改或者勘误。